自學成才的帕克是一位求知若渴的讀者,深深地沉迷于政治書籍。他會在 對當前形勢的分析中加上些“籌劃者意圖”(這里指制定美國憲法的先人們)的 參考說法。他在Facebook的個人簡介中引用了艾略特、伯特蘭?羅素和阿爾 伯特?加繆的名言。帕克喜歡像“做生意的外行人”那樣交談,只要聽者對談 話內容表現出丁點興趣,他就會急切地講起自己那套可以追溯到古登堡時代的 傳媒歷史理論。關鍵在于,他喜歡講話,語速很快,態度熱情,而且談的都是 創新想法。帕克熟悉并了解商界的現實,愛好哲學思辯,這些都被他帶入了 Facebook。這樣的辯論也促使扎克伯格完善了自己對公司前景的設想。與帕克交 流就和與那些哈佛宿舍里的同學談天說地沒什么區別,的不同之處是,現 在對話時講的都是關于如何讓Facebook走向成功。
里生們很快養成了每天固定的生活習慣一起得很晚,走入餐廳然后開 為始工作。餐桌上髙高地堆著電腦、線纜、調制解調器、相機,在它 們的間隙里還擠滿了垃圾和日常用的瓶子、罐頭和杯子。扎克伯格是起得最遲 的一他幾乎都是下午才去工作,經常忙到深夜。在這個辦公室里他最常穿搭 的一套就是上身一件T恤,下身一條睡褲。在詹尼弗路那間出租屋里,當這些 男生都圍著餐桌坐在各自的手提電腦面前時,整個屋子就鴉雀無聲了,這是因 為他們即使是坐在對方身邊,想談話的兩個人也都是通過網上的即時信息交談, 這樣就不會妨礙其他人集中精力做事。像扎克伯格和莫斯科維茨這樣的網蟲在 編寫代碼時容易陷入忘我的入神狀態,那時他們不會在意周圍的背景音樂和電 視機里傳出的聲音,只是受不了被人中途打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