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在網站運作的第二周,外校的學生就發郵件給扎克伯格,詢問他們是否 也能成為用戶。扎克伯格起初就想過讓Facebook走出哈佛,甚至在網站主頁上 也暗示了這點——“一個在大學社交圈內交朋結友的在線目錄”,沒有指出是 “哈佛”,而是“大學”。而且,他的雄心也未止步于此。莫斯科維茨說,扎克伯 格聘他是為了幫助增加新的學校入網,“這樣的對話類似于’對,接下來我們會越走越遠’?!?/span>
莫斯科維茨此前都盡可能地模仿扎克伯格的程序代碼,而今他決定從頭學 起。他一般上手不快,但解決難題的驚人工作能力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認可。“馬 克會有點不耐煩,” 一個朋友說,“但莫斯科維茨會一而再、再而三地堅持努力。” 柯克蘭宿舍的一些學生開始把這位來自佛羅里達的大二學生稱做“公牛”。
扎克伯格現在提及當初的情形時會說,莫斯科維茨在那個時期對Facebook 的成功起到了 “關鍵性”的作用。為了添加一個學校的用戶,莫斯科維茨必須 弄清在這個學校里學生、教員和校友的電子郵箱是怎樣設置地址的,這樣他才 能設定網站的注冊步驟。接下來,他會獲取課程和宿舍的清單。他還必須建立 校報的鏈接,因為Facebook當時會把用戶的個人簡介與提到過這位用戶的校報 文章鏈接起來,不過這個特色后來沒有保留。為增加每所學校而展開的所有信 息收集和編碼工作耗費了大約半天時間,即使扎克伯格與莫斯科維茨修的課程 已經排得滿滿當當,兩個人還是很快就開始擴張至其他學校。
Facebook在2月25日向哥倫比亞大學開放,斯坦福大學成員次日可以注冊, 耶魯大學的加入則是在當月29日。在哥倫比亞大學啟動的進展緩慢,但斯坦福 是個批準Facebook通行的學校。一周之后,《斯坦福???/span>(Stan/brd Daily) 上刊出了 "Facebook旋風席卷校園”的報道。據這家報紙透露,2 981名斯坦福 學生已經注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