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?扎克伯格(Mark Zuckerberg)則認為:“哥倫比 亞的此次事件是政府管理方式改變的風向標——展現出政治組織能夠擁有什么 樣的影響力。這些事情能真正影響到每個人的民主自由訴求,這也是政府需要 努力達成的……在15年內,也許這樣的事情在哥倫比亞每天都會上演。”
而現在,在莫拉萊斯的行動成功兩年以后,我們可以發現由Facebook助力 的激進活動出現在了 Facebook能夠到達的各個和地區——大部分是在發展 中。Facebook和Twitter在2009年伊朗大選后的反對風潮中扮演了極其重要 的角色。正如《紐約時報》外交事務專欄作家湯姆?弗雷德曼(Tom Friedman) 所指出的那樣:“這是有史以來,一直生存在擁有全部資源的極權政府和 擁有所有伊斯蘭教資源的穆斯林教派之間的夾縫中的溫和派,擁有了展現 自己力量的舞臺 網絡。”落選的候選人米爾?侯賽因?穆薩維(Mir Hussein Mousavi)在Facebook上告訴他的追隨者們什么時候該走上街頭。當一位年輕女 孩在抗議過程中被射殺時,人們在Facebook上發布了她被害的視頻,然后很快 這個視頻就被傳播到了世界上的各個角落,后來其成為伊朗政府鎮壓民眾的象 征。而陷入被動境地的伊朗政府多次努力封禁Facebook,但由于Facebook的應 用太廣泛而很難實現。
、/什么反對FARC的行動能夠取得如此成就一一從臥室里的一個人發展 到街頭的數百萬人,而這個過程又是如此迅速?為什么Facebook變 成了一個如此有效的政治組織工具?其創始人扎克伯格是如何在公司歷史上的 緊要關頭作出至關重要的決定?而Facebook又是如何憑借其品質成為全世 界上億人每天都要登錄的網站?這本書剩下的部分將會探討這些問題,而很多 答案則存在于一系列的現象之中,我把它們稱做Facebook效應。